懂生活网

无人全自动服装生产线 生产服装可以达到无人化

掌握服装市场,在于如何缩短服装开发周期

100道工序,总加工时间只要125分钟,1000件产品,却从裁剪到班组生产完成第一件成品下线,花了2-3个工作日。这样的情况在国内服装箱包行业还十分普遍。如此长的“生产”过程,企业恐怕没有统计过因此而流失了多少没有“耐心”的客户。在精益生产中,将不能产生附加价值的诸如搬运、存储、检查等视为浪费,因此,缩短生产周期的出发点就是要排除这些浪费。理想的方法就是从第一个工序一个一个地通过后面的工序,即所谓的单件流生产。

关于单件流生产,在推行过程中要注重7个要点:

(1)单件流动

“单件流”生产的条件,首先是由单件流动开始的。单件流动就是仅做一个、传送一个、检查一个,将原材料经过一个个的加工工序而做成成品。这种工作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并不简单,也没有一定的模式可循。

(2)按加工顺序排列设备

但要注重的是,单件流生产并不要求将车间所有的设备都连起来,部分连接也是可取的,甚至对于特殊的工序,比如有多种产品需要使用设备,或是比较昂贵的特殊设备,可能并不合适放在只生产某一个产品的生产线中,而是做为共用使用。

(3)按节奏时间进行生产

并非生产越多越好,越快越好,应该根据市场的需求经常调整生产节奏。关心的是“我们今天需要生产多少”,而不是“我们今天能生产多少”。

(4)培养多能工

很多公司虽然都是在运用U型生产线,但操作人员却是固定在某台设备上作业,这样的方式虽然能减少中间存货,但无法根据产量大小调整人数。

(5)使用小型、便宜的设备或辅助工具

这一点也是国内许多服装箱包企业感到困惑的地方。国内许多企业一直在追求大型的设备、通用(多功能)的设备,结果是治理起来困难,使用效率不高,或者造成半成品大量堆积。小型的设备移动起来方便,有利于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调整布局。我们曾经指导过的一家企业,使用价值30万元的一台全自动大型、高速的自动开袋设备,因为速度快,前工序组装只能按大批量提供,后工序也只能按大批量接收,导致中间半成品库存达1200件,并且生产周期要三天以上。我们建议购使用开袋模板,并在实施一个流生产时布置到生产线中,使得中间半成品没有存货,生产周期只有5分在,大幅度缩短了交货期。

(6)“U”型布置

如果将生产设备一字摆开,工人从第一台设备到最后一台设备就需要走动很远的距离,从而造成严重的人力浪费。因此,“单件流”生产要求将生产设备按照“U”字型来排列,从入口到出口形成一个完整的“U”型,这样就可以大量的减少由于不同工序之间的传递而造成的走动,减少时间和搬运的浪费,增加生产效率。

(7)作业标准化

作业的标准化就是要求每一个岗位、每一道工序都有一份作业指导书,然后检查员工是否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工作,这样就能强制员工严格按照既定的生产节拍进行生产。如果作业没有标准化,那么生产一个产品的时间就得不到控制,无法控制生产节拍,更无法保证形成“单件流”。

精益生产主要研究时间和效率,注重提升系统的稳定性,50多年来精益生产的成功案例已证实:精益生产让生产时间减少90%,精益生产让库存减少90%,精益生产使生产效率提高60%,精益生产使市场缺陷减少50%,精益生产让废品率降低50%,精益生产让安全指数提升50%。所以,我们要想缩短生产周期,提升快速反应能力,首先要解决时间问题,而能解决时间问题的,首要是改变生产模式,推动精益生产,革新生产管理,才能让我们的生产供应链,更具竞争力!

生产服装可以达到无人化***智能化***自动化吗

虽然目前还不能达到无人化,但自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机器取代人工已经是不可避免。在资源要素制约、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大背景中,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服装业,已开始通过机器换人寻求技术红利。

上世纪60年代末以来,机器人开始进入工业。目前,全球有60%的机器人产自日本,尤其是高端机器人。近年来,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正向电子信息产业以及建筑、采矿等领域延伸。电力机器人可以自主巡检变电站的设备、附着在线路上进行检测或者除冰;工业机器人可以承接生产线精密零件的组装,更可替代人工在不良工作环境中完成喷涂、焊接、装配等工作,还可与数控超精密铣床等工作母机结合制造模具……

专家预计,未来工业机器人年均增速有望达到25%左右,用于物流、搬运的移动机器人每年增幅将不低于20%。专家分析,机器人将成为未来市场炙手可热的新领域,世界各国都在抢占先机,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已成为“世界工业发展的晴雨表”。目前,日本打算在2020年用机器人逐步替代工资高昂的劳工,以占据价格优势。

服纺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转型升级刻不容缓。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成为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减员增效,缓解招工难的有效途径,由此也拉开了我国“机器换人”的大幕。

浙江省是率先推行“机器换人”计划的省份,2013年年初,浙江政府推出全面实施“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城市”的“四换”工程。

1、比如:服装吊挂系统

它是在数控机械、机器人、自动化仓库、自动输送等自动化设备和计算机技术项目之上发展起来的生产单元或系统。一件成品裁好后在这里经过约17道工序,从头到尾一次性完成。该系统能缩短加工辅助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半成品占地面积,保证产品质量。但和机械加工可以实现全自动不同,服装由于各缝纫机位的人工化,在自动化流程上是断续的,所以其流水线系统需人工参与。这一技术大约于2008年传入内地,目前在江浙一带使用较多。

2、再比如剪线机就是一种取代人工的机器,如果是牛仔剪线,效率是人工剪的8倍,这个数字是惊人的。

机器换人在替代人工提高生产率方面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对于广大纺织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而言,仍然有很多困难。成本高、融资困难,成机器换人的最大拦路虎。

相关推荐